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环境生态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005|回复: 0

骑车---绿色交通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6 15: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不断听到有人抱怨:中国许多大城市新建道路的自行车道变窄了,而且与汽车道的隔离带也没有了;有的干脆取消了自行车道。

  自行车与汽车混行,往往会出现公交车和私家车在车流高峰期时,就从快车道上闯入自行车道上行驶,有时骑车人毫无思想准备之时,就容易带来交通隐患,某种程度上使骑车变成了冒险。于是不少人改乘公交车或加入私家车一族。这无形中增加了公交车的压力,同时也助长了私家车的膨胀。

  中国曾是举世闻名的自行车王国。国人把骑自行车作为自己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曾受到饱尝汽车成灾之苦的发达国家的羡慕与赞赏。

  汽车的问世和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活动。不过汽车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污染、噪音、事故、堵塞等祸害,而且这种祸害日益严重,因此有人称它为“城市杀手”。严峻的污染形势使各国政府和市民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是造福于人类的根本大计。为培养公民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不少国家政府和民间组织不仅鼓励市民乘公交车,同时还积极主张市民多骑自行车。挪威首都奥斯陆和卑尔根等城市对白天进城的汽车征税,将税款所得用于完善公交设施;瑞士首都伯尔尼已成为最接近无汽车的城市,由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短途火车等组成的公交网十分便捷,干线昼夜运营;丹麦还给骑自行车的人发放补贴;德、法、英、丹麦等国不少大城市在新建和老道路上专门增设自行车道,还常举行“无车日”活动———这一天,官员和市民一道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上班;一些发达国家还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或政府部门前设立自行车停放点,供人免费或租借使用。

  发达国家对自行车旧情复燃,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选择。可如今,我们弃自行车而改开汽车的人却越来越多。仅拿首都北京来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40万辆,而且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这样的增长速度真叫人有些担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克劳斯·特普费尔曾说,中国的私人汽车拥有率若达到德国的水平,就意味着中国将有6.5亿辆汽车。看来,盲目发展轿车绝非出路。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自行车是一个良好的交通工具。它拥有省能源、无污染、廉价、健身等优点。因此我们在修建道路、制定交规和道路管理方面不仅要向公交车倾斜,而且还应对自行车的行驶进行合理的规划,自行车道绝不能缩小,而应该扩大,并鼓励和倡导更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骑车是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骑车人越多,还城市蓝天的希望就越大。

  《人民日报》 (2006年02月09日 第七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