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环境生态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916|回复: 0

[环境观察] 森林成都还有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6 08: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人大代表、成都市政府参事张廷模联手本报就成都“创森”进行前期民意调查

  成都市全面启动森林城市建设,力争在2007年之前实现“国家森林城市”的宏伟目标———3月1日以来,这一宏愿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全面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下简称“创森”)再次成为广大成都市民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自今年2月28日成都市提出全面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不断有市民致电本报称赞这是一件大好事。同时,也有不少市民提出疑问:什么是真正的国家森林城市?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要成功实现“创森”,咱成都市有这个“家底”和实力吗?

  昨日上午,省人大代表、成都市政府参事张廷模先生致电本报,要求与本报一起对市民“创森”意见及“我们应当如何‘创森’”等相关情况进行前期调查。

  民意调查

  啥是“森林城市”?

  大半市民回答“懂不起”

  记者和部分人大代表、市政府参事先后分片区对100名成都市民进行抽样调查,针对“你知道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哪些标准吗?”和“创建森林城市有什么意义?”两个问题,80%的市民回答“懂不起”或“不太清楚”,甚至有不少人表示从未听到过“国家森林城市”这个“新鲜词语”。仅有15名去过森林城市或者对其相关知识有过了解的市民对森林城市有清晰的认识。

  民意测评

  创建森林城市市民兴趣虽浓热情不高

  “成都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个好事,但要在短期内实现这个梦想可能很难哦!”面对调查,途经红星中路二段70号的市民杨小姐表示,她对成都市“创森”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她个人参与这项创建活动的热情并不高,因为她觉得成都要在2007年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并不大。

  在接受民意测评的100名成都市民中,80%的市民对“创森”有浓厚的兴趣,但他们认为这是政府的事,而真正实现目标的期望值并不高,因此个人参与创建的热情也并不高。不过,更多的人对城市污染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认为污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解决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最终倒霉、受害的将是每一位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

  城际连线

  走进森林城市感觉不摆了

  昨日清晨,从本报获悉成都正式提出了全面“创森”的目标后,家住成都市草堂北支路50号的市民赵先生及其家人分外激动。

  赵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夏天他和家人去过全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贵阳。“到了贵阳,才真正领会到了返璞归真、融入大自然的含义!算是真正见识了森林城市的风采!”赵先生绘声绘色地描述说,汽车刚刚驶入贵阳的郊区,就开始被绿意葱茏的环境包围。街头随处可见花花草草、沟渠、人工湖,各种层次分明的树木错落有致。各种路网、水网、林网互相补缺,与钢筋混凝土组成的楼房互相衬托融成一体。

  “虽然烈日普照,但那里绿树成荫,人们并不会觉得很闷热!”赵先生的女儿小凤说,那座城市给她留下的最美印象是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空气比较清新,生态较为和谐,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的处理。

  赵先生一家人表示,作为这座城市里的一员,他们将全力支持成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尽到一个市民的义务。

  症结分析

  创建森林城市必须提高市民认识

  “成都市提出全面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是美好的,但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搞成政绩工程!”省人大代表、成都市政府参事张廷模认为,“创森”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成都市环境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傅尧信认为,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人体健康、调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发展城市森林,使城市与森林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新世纪世界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然而,对于这些问题,眼下有很多市民是缺乏认识的。所以,只有改变现状,才有可能依靠全体民众的力量去实现“创森”的目标。记者万金龙实习生龚伟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