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环境生态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912|回复: 0

“国家级共享课”促进教育公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6 16: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晏扬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共2686门课程。这些课程将陆续在“爱课程”网免费开放,有专人上网管理,并提供丰富、安全、稳定的课程学习服务。(7月25日人民日报微博)

  你没有机会读北大、清华?但你可以在网上聆听这些名校教师的讲课;你对建筑学感兴趣?那你可以选择做同济大学的一名网上“旁听生”;闲暇时你想欣赏几首古诗词?东南大学的“唐宋诗词鉴赏”课或许能满足你的需求……这就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内容应有尽有,几乎涵盖了所有名牌高校的精品课程,你只需一键点击便可以免费“共享”。

  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其中自然包括教育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教育”蓬勃发展,网上授课方兴未艾。还记得前不久“在线辅导教师收入超网红”所引发的争议吗?争来争去,最后大家普遍认为,孩子花很少的钱便能听到高质量的授课,优秀教师凭借真本事在网上赚钱,其实没什么不可以,反倒不失为一件好事。现在,教育部推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让人们不花钱便可聆听名校名师的授课,无疑更是一件大好事,正是拜互联网所赐,人们才得以共享如此丰厚的“教育福利”。

  从本质上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就是顺应时代需求,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把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结合起来,提供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使得人们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使得人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使得更多人接受优质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成为可能。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同样是一项惠民工程,是送给全体民众的一个教育“大红包”,可谓功德无量。所以,除了希望这一工程始终坚持公益性、普惠性,更希望相关高校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提高课程质量,为公众提供真正的学习精品,切不可应付差事,让“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不副实。(长江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