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俩生死相许
让我俩生死相许一位好朋友,告诉我一则真实的故事:住在桃园县新屋乡的一户姜姓人家,原本养有一对家鹅。这一对家鹅似乎通晓人话,而且喜欢亲近人类,会让家中的小朋友骑在鹅背上玩耍,因此和家人感情很好。如果有陌生人靠近,这对家鹅必定扯着嗓门示警。每天清晨,公鹅和母鹅都会展开嘹亮的歌喉,迎接一天的开始。而公鹅和母鹅的感情也很好,总是形影不离。
有一天,这户姜姓人家全家都外出,到了傍晚回到家里,发现家中的母鹅已经被偷,而公鹅的翅膀受伤了,鹅窝彷佛经历过一场大战。从此以后,失掉伴侣的公鹅变得郁郁寡欢,吃不下东西,也不再快乐的歌唱;一个月后,这只伤心欲絶的公鹅就这么往生了。
我在柿子文化出版的《我的灵魂遇见动物》一书中,看到另一则故事:一位住在布宜诺斯的农夫,目睹了一幕令人心疼的、对爱坚持的画面。一只雌鹅在地上蹒跚而行,而一只雄鹅则在她前方,偶带凄凉哭喊飞行一小段距离后,又会再度飞回他正在疲惫行走的伴侣身旁,且不断地重复这个模式。原来是因雌鹅折断翅膀无法飞行,而雄鹅内在的本能,促使牠必须要往南飞以躲避即将来临的寒冬,但雄鹅不愿在雌鹅最需要帮助的时刻,遗弃牠的伴侣。
这让我想到动物行为学大师科纳德?罗伦兹(Konrad Lorenz),他是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是,在他的第一本通俗科学名著《所罗门王的指环:与虫鱼鸟兽的亲密对话》中提到,寒鸦是一生都不会换伴侣的鸟类之一,寒鸦夫妻似乎非常以对方为荣,极少会离开对方超过九十公分,总是肩并肩笨重地一起漫步....罗伦兹并指出,「爱」在动物王国是普遍存在的。他说:「就感情方面而言,动物比我们所想象的还要更像我们。」
我心里想,是更像我们,还是更甚于我们?
在这个浪漫的情人节日中,除了情人们互表爱意、人们互道祝福之外,让我们也一起想想那些动物伴侣们的坚贞爱情,他们丝毫不逊于人类。
相信很多朋友,都曾听过这么一段凄绝优美的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是金朝著名词人元好问的代表作。元好问之所以会写下这千古流传的名词,灵感竟是来自一个大雁殉情的故事。他目击一只大雁被猎人射中而死,牠的伴侣没有独自偷生,而是以头撞地结束了生命。作者从猎人那里买下了两只大雁的尸体,将牠们葬在汾河边,立下名为“雁丘”的石碑,并写下了这篇至今仍广为传诵的《摸鱼儿?雁丘词》。
动物有没有感情?透过现代动物行为学家们的研究,以及牠们生死相许的故事,我们清楚的体受到动物感情世界的真挚与深邃,远超过人类。人类一直以来似乎忽略了动物们单纯美丽的感情世界,忽略了他们的灵性;或许,我们反而应该跟动物学习什么是「爱」?放下屠戮,好好的观察被我们强迫畜养的动物们,或许,我们会有惊讶的发现,反而想要还给牠们应得的尊重与善待。
http://blog.roodo.com/vegannewlife/archives/11714377.html
Re:让我俩生死相许
学习了,不错
页:
[1]